“民声连线”活动是省政协深入服务群众、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,搭建了委员倾听百姓呼声的渠道,也架起了“让群众感到政协就在身边”的桥梁——12月5日,群众代表受邀到省政协机关做客,参观“喜看稻菽千重浪——十二届省政协工作成果展”。
早在2017年夏天,就有一批群众代表通过“民声连线”走进政协,了解政协和政协机关工作。这一做法延续至今。与当初的“蜻蜓点水”相比,这次更加全面深入、生动细致。
“看了才知道,政协工作这么出彩,不仅有‘言值’,文明创建也做得很好。”第一次参与“民声连线”活动的刘心悦,工作单位虽离省政协机关很近,以前却常有“远在天边”的感觉。今年参加团委活动提交的《关于留住老味道、焕发新活力的建议》获得了优秀“百姓提案”评选。
发挥“民声连线”作用,扩大群众参与度是关键。今年,“民声连线”深化了与团省委的合作:开展青年为两会建言活动,启动“模拟政协提案大赛”,组织委员对作品进行评选。团中央专门下发通知在全国共青团系统推广该模式。
王和新是“民声连线”的老朋友。在参观结束后,他专门拿出了一幅长卷,赠给省政协。卷轴上写着“孩子是爹娘的宝 一个都不能少”。他多年倡议并践行的青少年防溺水,通过“民声连线”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。“要为省政协履职为民的情怀点赞。”王和新希望这幅长卷能作为展览的一个注脚,特意展开长卷拍照留念。
从倡议发起到邀请“民声连线”热心群众旁听政协全会、评选优秀“百姓提案”,再到开展“扶贫+阻泳+关爱留守儿童”专项行动、建设“乡村图书馆”等等,“民声连线”每一次改进创新都离不开百姓智慧的汇集,也彰显着为民主线。
“我做的是金融工作,经常遇到这些问题,就整理出来,相当于替单位提的。”李琛琛偶然在网上看到征集“百姓提案”的信息,专门撰写了《关于提高防控金融风险能力的建议》。看着墙上一个个协商议政、履职建言的成果,他对“百姓提案”的价值、意义和作用发挥机制有了更清楚的认知,动力更足了、责任感更强烈了。
从今年情况看,“百姓提案”质量普遍较高,紧扣热点、难点、堵点,提出了很多好的解决方案和“金点子”。赵堃是青年网络作家,从2017年开始关注“民声连线”。“每一次和政协的接触都能带给我新的体验。”他说,近几年撰写“百姓提案”50多件,“这些经历丰富了我的社会认知,将日常关注的社会热点融入到我的文学创作,使作品体现时代脉搏。”
一起参加活动的省政协委员张法水,驻足在一张赴烟台港集团督办调研的照片前,感触良多。“看了展览,我深感省政协近年来的工作成果丰硕,越来越注重实效。”今年,张法水亲历了两场省政协重点提案督办的现场调研。
政协不远,群众很近。政协机关向群众开放,再次拉近了与民心的距离,迈出了政协与群众交流的重要一步,也夯实了人民政协履职为民的根基。下一步,省政协将探索成立“民声连线”调研数据中心,打造百姓智库……履职为民的政协故事主题不变,创新不变。